EVUS信息网
首页 资讯 问答 下单

冒牌美国大使馆发行假签证超过10年?美国国务院竟然也被蒙了

内容摘要:前方高能,结果令人大跌眼镜,报导称冒牌美国大使馆发行假签证超过10年,记者深入调查后发现美国国务院竟然也被蒙了!

2016年11月5日,美国国务院官网贴出一份新闻稿《迦纳国安单位关闭冒牌的美国大使馆》,刚开始没人注意,但一个月后迦纳媒体也报导称,迦纳首都一个犯罪集团把一栋粉红色楼房假扮为美国大使馆,向民众核发假的赴美签证,期间长达10年之久,最后被美国与迦纳警方共同破获。报导还称,冒牌大使馆上方悬挂着美国国旗,办公室甚至挂着欧巴马总统的肖像。


据报导,美国官方最先发现这起诈骗案,并与「迦纳调查局」联手,终于破获这座位于迦纳首都阿克拉(Accra)的冒牌大使馆,犯罪集团在非洲各国的遥远村庄张贴广告,招揽想去美国找头路的村民,再把他们带到阿克拉,一张签证以4500欧元(约台币16万元)的高价卖出。

美国国务院表示,这座冒牌大使馆是由一群土耳其人和迦纳人联手经营,还雇用了迦纳当地一名专精移民法和刑法的律师,但警方到场时,犯罪集团已带着部分资料潜逃,警方只逮捕几名员工,扣押了150多本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护照。

美国国务院说,这次行动拿下了该集团约7成资料,虽然并未逮住主谋,但最大成果就是「集团背后的政治势力已经无法再庇护他们」。

报导一出,全球媒体都「惊呆了」,各国重要新闻机构纷纷转载,包括英国BBC、《卫报》(The Guardian);美国CNN、福斯新闻(Fox News)、《华盛顿邮报》( The Washington Post);德国之声(DW)、中国《新华社》、《印度时报》(Times of India)等等,甚至掀起「哪一个非洲国家政府最无能」等众多讨论。

这起报导引起极大关注,每一个情节都非常「经典」:非洲人是诈骗分子、受害者是老实又好骗的乡下人、警方蠢到无以复加、政府高层都被贿赂而包庇罪犯,故事结尾又是美国人拯救世界。整起事件像是好莱坞的完美英雄片,但只有一个缺点...

这新闻是假的。

时隔一年之后,英国《卫报》于28日刊登一则长文,由迦纳驻地记者深入探讨事件始末。

诈骗调查负责人:我不知道怎么回事

施渥努(Seth Sewornu)警官是迦纳的诈骗调查单位负责人,新闻爆出当天,他突然收到一封简讯,原来是警方犯罪调查小组(CID)想要了解该起「犯罪实情」,施渥努还来不及回覆,就被电话铃响给淹没。

「BBC的记者打来,CNN记者也打来,迦纳所有媒体都打来要挖出事件细节,所有警局也不断打给我。」施渥努说。

美国国务院报导称,该集团还有「经营」一家冒牌荷兰大使馆,所以荷兰媒体也联络上施渥努。施渥努回忆道,他被排山倒海的采访讯息吓傻了,因为他根本不知道任何调查行动。

施渥努说,他非常想搞清楚到底是哪一个单位负责此案,因为美国国务院报导中的「迦纳调查局」根本不存在,而迦纳的犯罪调查小组、特种部队、甚至国家调查局(BNI)都告诉施渥努,他们都没有调查过这一案件。

「这太不合理了吧?」施渥努说,他毫无头绪,明明是一则美国国务院网站上发布的官方新闻,却没有人知道真相?媒体群起逼迫之下,施渥努打给美国驻迦纳大使馆,也就是国务院报导的新闻来源。

「我什么都不知道。」接起电话的是正牌使馆人员,但还是给了这个答案。

「他们全都三缄其口。」施渥努说。

犯罪集团起手式:大胆买下电视广告

接受英国《卫报》专访时,当了23年警察的施渥努,大部分时间正经八百,只有谈到厚颜无耻的犯罪集团,话匣子才会打开。

在迦纳,民众想拿到签证、前往海外旅游非常困难,花上大笔金钱不说,办理流程也旷日废时,还常常失败。因此,过去几十年来,阿克拉兴起庞大的黑市经济,比较逊的骗子直接贩售假签证,大型组织则发展成「跨国企业」,在非洲多国设有据点。美国国务院报告显示,全球各地美国使馆中,驻迦纳使馆收到最多假文件。

施渥努说,犯罪集团的成功秘诀在于明目张胆,他们大剌剌在电视播出代办签证的广告,许多民众以为电视上出现的广告都是合法经营业者,就这样落入陷阱。

施渥努表示,以前做假护照相对容易,集团会瞄准周游列国的旅客,偷走他们的护照,把护照放在冷冻库一个小时,相片页的封膜就可以轻易撕下,再使用化学药剂刮除护照原主的照片,贴上新主人的大头照。

但是近年来,护照的防伪技术不断升级,常包含指纹等生物特征,诈骗集团也越来越难100%仿造,他们将目标转向申请签证所需的文件,无论是短期旅游或长期移民,只要付得出钱,就能办到好为止,客户可以从身无所长的工人变成博士生或企业家。集团偶尔也贩卖假的签证,但主要业务还是伪造文书。

为了应付猖獗的伪造文件,迦纳政府2010年成立西非唯一一间「文件诈骗鉴定中心」,专门协助大使馆、银行和警方调查文件真伪,2016年资料显示,鉴定中心收到的文件资料高达50%都是伪造的。

经济差、非法移民多、签证难求

迦纳2800万居民里,主要民族有十几种,多数来自西非其他国家。迦纳于1957年从大英帝国独立之后,第一位总统恩克鲁玛(Kwame Nkrumah)大举兴建基础设施,开放移民进入,但恩克鲁玛的声誉很快被糟糕的经济政策给抹煞,1966年,迦纳军方趁恩克鲁马外访时发动政变。

紧接着30年,迦纳陷入连串的军事政变,尽管上天十分眷顾迦纳,除了庞大金矿还富含可可豆、木材等自然资源,2007年甚至发现了少量石油,但政局长期不稳加上人口增长快,迦纳的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,每年增加25万就业人口,平均只能争抢5000个工作机会。

迦纳年轻人不断出走海外寻找工作,海外侨民约7成在其他西非国家,3成在英国、德国、义大利与美加地区。不少迦纳人利用旅游签证出国「跳机」后非法打工,因此,许多国家对迦纳的旅客签证特别严格,想尽办法排除年轻、没有技能、财产不多的迦纳人。德国现代东方研究中心(Zentrum Moderner Orient)研究员盖巴茨(Paolo Gaibazzi)表示,他认识迦纳一位职业20多年的整形外科医师,不久之前他的短期签证也被拒绝,结果无法前往西班牙参加研讨会议。

签证申请关卡重重 造就非法商机

就算一切都合法,申赴美签证的手续之复杂,还是可以整死迦纳民众。申请者须填入父母出生日期,但迦纳一直到1965年才全面建立户口制度,很多人根本不知道父母生日;签证申请费用约160美元(近5千元台币),这笔费用占了迦纳人民平均月薪的3/4,而且申请费不会退还,如果签证遭拒,下次申请还是要再次缴交。

文件处理好之后,旅客须打电话给美国大使馆预约签证面谈,每天天还没亮,大使馆外就会出现等着参加面谈的人龙。美国国务院2017年报告点出:「大量申请人在使馆外等候,不但有损美国政府形象,也可能造成安全疑虑。」

面谈时,旅客必须准备好身分证明文件,包括雇主推荐信和薪资证明等等,但超过10%的迦纳民众根本没有固定薪资;申请人还需提出美国那一头的邀请函,证明到了美国有人负责接待。即使以上全部通过,美国使馆还是可以拒绝批准签证,甚至不需要原因。不少申请人花了大把时间和金钱,仍垂头丧气离去。

种种难题之下,想出国的迦纳人民只有两种选择,一是旷日废时的重复申请,另一种求助于「只要付钱,保证拿到签证」的地下机构。恶性循环于焉诞生,每一次发现新的伪造手法,大使馆就增加一道申请关卡,犯罪集团必须想出新的方法蒙骗,又造就了新的商机。

「各国想要增加困难度,反而促成了所谓的『移民产业』,」盖巴茨说,「移民法规越排外,非法管道就越多。」

「受害者」:我以为困难的是怎么去美国

阿布兰提(Kwesi Abrantie,化名)曾是「受害者」之一,2008年迦纳受金融海啸影响,经济大幅下滑,「情况真的很糟,我想说,与其过着只能勉强糊口的日子,偷渡到美国可能还比较好。」阿布兰提表示,他当时以为真正困难的部分是怎么去美国。

一位「中间人」替阿布兰提编造了故事,说他要去美国参加表弟的毕业典礼,并找来一位在美国读书的非洲学生接应,中间人把该学生的姓名和住址交给阿布兰提,还加上一封纽约大学的毕业典礼邀请函。为了这些文件,阿布兰提事先付了约4万多元台币,事成后还要再付2万多元。共计7万元费用,是迦纳人均年收入的整整两倍。

阿布兰提由些男子带领,填好表格、缴纳手续费并约好面谈时间,但在面谈之后,美国大使馆还是拒绝了他。

失败一次后,阿布兰提还是想出国工作,这次中间人带他前往荷兰大使馆,他假扮成一名卡车公司商人,要去荷兰采买轮胎。阿布兰提知道那间卡车公司是真的,他后来还发现,中间人本身经营一家合法旅行社,「代办签证」只是副业。

阿布兰提说,他有三个表亲在该名中间人的帮助下成功出国。但他的运气似乎特别不佳,荷兰大使馆认为他的银行帐户(当然是假的)存款太多,不断追问来源,阿布兰提再度搞砸了面试。不过这一次,中间人刚好有从荷兰进口货物的经验,他立刻打给荷兰大使馆质问,为何他的员工出不了国,就这样,阿布兰提终于拿到梦想已久的签证。

亲身探访「冒牌大使馆」

调查中,《卫报》记者发现「代办签证」的中间人通常没有办公室,他们只会在餐厅或街上跟客户见面,没有「一整栋冒牌使馆、包含国旗和总统照片」。于是在2017年6月,记者决定前往报导中的粉红色楼房一探究竟。

粉红色楼房坐落在阿克拉西北方一条破旧街道上,一半是店铺,一半是住宅,前方有一座简陋的制鞋工厂。楼房本身还算体面,但内里的墙面叠满一层层褪色涂鸦和水泥痕迹,前院有一间小小的裁缝铺子。美国国务院的报导中,「冒牌大使馆」前门是一件服饰店,「诈骗集团」就是利用缝纫机制作假护照。

记者造访时,缝纫师傅克威泰(Pierre Kwetey)正在裁剪男性T恤,他的铺子最宽处不过2公尺,不平整的水泥墙上满是灰尘,小小裁缝桌上立着一个十字架,挂着两串天主教念珠。克威泰说,当初朋友传来了冒牌大使馆的新闻连结,他就觉得很困惑。

克威泰半开玩笑说:「我要是做这种非法勾当,我的前院就会停着一台豪华休旅车了啦!」

粉红楼房屋主:我的签证也被拒绝啊

几天之后,记者再度造访粉红楼房,这一次碰上了共同屋主之一兰普泰(Susana Lamptey),她穿着一身黄色洋装与头巾,比缝纫师傅更不像犯罪份子。兰普泰说,她的祖父大约在1920或1930年代盖了这栋房子,过世后留给八个孩子,孩子分家之后,公寓内的房间也一一出租。

走进大厅,阵阵面粉与奶油香气飘来,因为兰普泰在后院开了一间露天烘焙坊,大厅中央当然没有任何一张美国总统的肖像。从房屋二楼看出去,可以清楚远眺阿克拉工业区,高架桥、铁路、工厂和贯穿首都的奥道河(Odaw river)。

兰普泰说,当朋友告诉她,美国人声称这间房子是冒牌大使馆时,她都要气坏了,「我真的很生气,到底是怎样?谣言是从哪来的?」

兰普泰说,警察从来没有搜索过这里。报导出来之后,她和家人前往警局询问,当地警察也只是安抚他们,表示一切都无须担心。

但兰普泰还是很心烦,因为接下来几个月,新闻媒体不断打电话给她,想从他那里挖出「罪犯人生」第一手细节,兰普泰全数拒绝,来个相应不理。当时,美国政府对此的说法是:「初次搜查才刚结束,我们不能透露那栋建筑里发生的事,那栋房子的照片就是诈骗集团用来招揽生意的照片。」

兰普泰说,她到现在还搞不懂,为何大家会相信这么荒谬的故事,她说:「要是这栋房子10年来都是美国大使馆,里面的人全部都可以去美国啦!」

讽刺的是,兰普泰2016年春季曾以正规途径申请美国签证,她也被拒绝了。

抓住犯罪集团的警探:照片我拍的,但是不同的行动

迦纳警探拜督(Lloyd Baidoo),据称就是拍下粉红色楼房的人。拜督担任警探逾18年, 看起来就像电影中的硬汉。拜督说,他在2016年6月接获一次线报,指称那栋粉红楼房是犯罪集团核发假签证的根据地,线报也指出,他们在「营业时间」会挂上美国国旗和欧巴马肖像。

拜督带着属下先开车在楼房门口绕了一圈,拍了一张照片,然后走近查看。不到五分钟,他就判定这栋房子实在太破烂,没有人会笨到在这里花上4、5千欧元买下任何东西,更别说美国签证

又过了两周,拜督接获第二次线报,这次的消息明确指出,另一栋公寓里藏有犯罪分子,包含拜督在内,5位迦纳警探、迦纳特种部队和美国使馆一名武官共同展开搜查,在线报指证的公寓内,找出135本迦纳护照,大部分是伪造的,少数真品可能是赃物。现场还有美国、英国、中国、肯亚等国的签证。警方也搜出数十个伪造文件用的橡皮图章。

拜督说,那次行动逮捕了三名嫌犯,主嫌名叫布洛奇(Kyere Boakye),检方以伪造文书等罪名将他们起诉。

这不是冒牌大使馆,但仍是一起重大犯罪事件,拜督不敢掉以轻心,一一打电话给那些橡皮图章的原属单位,包含迦纳移民局、国家投资银行、律师事务所,甚至迦纳最大的教学医院等45间机构,好不容易整理完所有档案,已经是2个月后的事,案件也准备好送上法庭审理。拜督说,档案厚度相当于3本电话簿。

案情轰动全球……审判却没下文?

奇妙的是,这起严重罪案后来就没了下文。 《卫报》记者前往法庭旁听,只见3名被告站在前方,辩护律师却没来,起诉三人的检察官也没有到场,法官和另一名检察官交头接耳了一阵子,又宣布延期审理,丝毫看不出是一场轰动各国媒体的大案件。

嫌犯布洛奇说,他不懂法院为什么一直传唤他,又没有真正的审判。他向记者坚称,自己经营的是合法旅行社,「那些文件都是客户带来的,我从来没有伪造任何东西。」布洛奇也表示,从没听过什么冒牌大使馆。

另外一个离奇「巧合」,就是当媒体开始追逐冒牌大使馆的故事时,拜督警探突然被调离了岗位,工作由施渥努接任。但不久后,施渥努也被调走,两位警官从头到尾都来不及搞清楚,谣言究竟从何传出。上从美国与迦纳政府,下至警探和被捕的嫌犯,没有任何人愿意替这则新闻背书。

拜督表示,那篇新闻里的大部分细节,都出自于第一次错误线报,粉红楼房的照片是他亲手拍下,但他不知道为何被美国大使馆取得。而新闻中声称的搜索行动,完全是针对另一项犯罪案件。 「你问我的意见,我会说这是假新闻。」拜督说。

新闻稿真假难辨 无人能够证实

所以......有人伪造护照和证件吗?有。抓到嫌犯了吗?抓到了。但他们真的经营了一座冒牌美国大使馆吗?完全没有。更不用说「核发假签证长达10年」这种荒谬情节。

施渥努说,他曾听美国使馆员工泄露,是某位使馆员工移花接木,把「假情报」和「真搜索」融合成一份精彩刺激的报导,最后送进了华府的国务院。但这一点同样无法证实,《卫报》记者想尽办法询问迦纳政府机关,没有回音;美国国务院也答非所问,只会跳针般重复回答「美国和迦纳政府会尽力保护签证核发的公正性。」

我们可以说,整个故事中每一个角色都在认真工作:大使馆把关签证,迦纳警方逮捕他们知道的犯罪份子,记者写出刺激有趣的报导。但是他们同时也都在虚应故事,即便查问涉案人士和政府机构,也得不到明确回答。直到记者亲身走访之前,谣言不曾被戳破,假新闻早已扩散到地球另一端。

这次「事实查核」不仅打了美国与迦纳政府的脸,也打了全球各大媒体一大耳光(包含《卫报》本身先前的报导),若搜寻「迦纳、美国大使馆、造假」 (Ghana, fake, US embassy)等关键字,会发现这些报导仍挂在众多权威媒体网页上,美国国务院也没有撤下报导,内容丝毫未改。


美国国务院的冒牌大使馆假新闻,至今仍挂在网站上,也没有修改内容。 

而这些连环「失误」,很可能就是申请签证困难度增加的原因之一,美国大使馆为了写报告,捏造不存在的冒牌大使馆和查缉行动,反而替犯罪集团创造更多「商机」,更多迦纳人民成为待宰羔羊。

最后,卫报驻迦纳记者又找到另一处「代办签证」据点,仍是人来人往、络绎不绝。记者亲眼看见「中间人」用阳春的微软Word制作假文件,屋子里寻求代办的民众则是神色紧张、回避彼此的眼神,一份学生签证需要的文件要价7,000元台币,约是迦纳人均GDP的1/20。

关于本文

  1. 发布时间:2018-05-25 15:25:51
  2. 本文类别:EVUS资讯
  3. 浏览数量:3645
  4. 评论数量:0
  5. 标签: 假签证美国大使馆美国签证美国国务院
网友评论
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评论内容:
发表评论
0位微信用户阅读本文
上一篇:美国旅游如果不慎遗失旅行证件应该这样做
下一篇:美国签证拟查社交账号这些敏感词请慎用